动静脉瘘是一种异常的短路通道,存在于动脉与静脉之间,不经过毛细血管网。动静脉瘘可以发生在任何血管上,又以四肢血管多见,从口径略大于毛细血管或中间小动脉的小血管到主动脉与腔静脉之间的直接通道,均可发生动静脉瘘。动静脉瘘有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
一、先天性动静脉瘘:
这种病症的起因在于血管发育异常。通常为多发性,瘘口细小,可影响骨骼及肌肉,受累的肢体可出现形态和营养障碍性改变,但对全身血液循环的影响较小;
二、后天性动静脉瘘:大多数由创伤引发,也被称为损伤性动静脉瘘,一般为单发且瘘口较大。高压的动脉血流通过瘘口可直接进入静脉向心回流。
1、造成静脉压升高:出现静脉管壁增厚、管腔扩大、迂曲,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甚至出现周围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
2、瘘口远端组织缺血:瘘口近侧动脉可以因代偿性血流量增加而继发性扩大,导致瘘口远侧动脉血流量减少而变细,从而出现远端组织缺血;
3、导致心力衰竭:后天性动静脉瘘对全身血液循环产生明显影响,可以导致周围血管阻力降低,使中心动脉压随之下降。动脉血流经瘘口分流及远端动脉缺血,促使心率加速以维持有效的周围循环。虽然回心血流可增加,但会继发心脏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参考资料:[1]辛世杰,张健主编,静脉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05